【Essay】战场上吃个饭被炮弹炸到了,给我授个勋没问题吧?

"近日读书有感。"


近日读书有感。

【1】

读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里面有这样一个桥段,大概是主角在战场上啥事没干,找朋友躲在车后边吃着干酪呢,结果被炮弹炸到了,伤了腿。他的朋友来看望他——

——“还有一个好消息。你要受勋了。他们要保荐你得银质勋章,不过也许只弄得到铜的。”

——“为了什么?”

——“ 因为你受了重伤。他们说,只要你能证明你曾做了什么英勇的事,银质勋章不成问题。不然,你只好拿铜的。你把经过的实在情形告诉我。你做了什么英勇的事没有?”

——“没有,”我说。“我被炸的时候,我们正在吃干酪。”

——“别开玩笑。受伤的前后,你一定做过什么英勇的事。你仔细想想看。​”

——“我没有做什么。​”

——“你没背负过什么伤员吗?高迪尼说你背过好几个人,但是急救站上的少校军医说,这是不可能的。受勋申请书上得有他的签名。​”

——“我没有背过什么人。我动都动不了啊。​”

——“这没有关系,​”雷那蒂说。他脱下手套。“我想我们能替你弄到银质勋章的。你这样岂不是拒绝比人家先受治疗吗?”

之后他的朋友疯狂劝导主角说点英勇事迹,但是主角真的啥事也没干,也实诚地没有多说啥。但最后主角还是拿到了勋章。

战场上吃个饭被炮弹炸到了,给我授个勋没问题吧?

【2】

西汉是个土地兼并严重到民有“七亡七死”的时代,王莽吃了波时代的红利——薄情地讲,这是真红利,社会现实严峻到所有人期望能有改变——成功篡汉称帝。

虽然王莽确乎是个乱臣贼子,但当他还只是大权在握的权臣时,便有其他高官为他吆喝,上奏写谄词将王莽比为周公孔圣,写了一堆“公之谓矣”:

—— 孔子曰:“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公之谓矣。

—— 《诗》曰“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鳏寡,不畏强圉”,公之谓矣。

—— 《诗》云“人之云亡,邦国殄顇,”公之谓矣。

—— 孔子曰“敏则有功,”公之谓矣。

—— 《书》曰“知人则哲”,公之谓矣。

......

我数了一下,一篇上奏的公文,足足用了十二个“公之谓矣”,换句话来讲,就是找出了王莽十二个亮点往死里吹。吹完后更是开始言辞激烈到令人不禁落泪的地步:

“课功绛、霍,造之与因也;比于青、戎,地之与天也。而公又有宰治之效,乃当上与伯禹、周公等盛齐隆,兼其褒赏,岂特与若云者同日而论哉?然曾不得蒙青等之厚,臣诚惑之!”

一句话总结便是:王莽的恩情还不完, 建议太后像先贤报答伯禹、周公那样报答王莽。

每个时代每个文明都有自己的太阳,都有对自己的太阳还不完的恩情。这么一想,阿美利卡的太阳是川皇也不难理解了。

【3】

历史是一个无限上升的环,但在环的一节里,有点像是莫比乌斯环。有沉痼向下的,向下到一段时又能有萌发向上的。

王莽所在的西汉,“弱曾无立锥之居”,上有朝堂荒废、外戚掌权,下“民有七亡而无一得,欲望国安,诚难;民有七死而无一生,欲望刑措,诚难”,社会矛盾激化,统治的封建地主阶级需要改制以自救,于是王莽得以篡汉称帝。

然而想想,王莽又能做什么呢?西汉的局面是统治者自己作的,封建地主的本质造成它注定会无限地兼并土地。统治阶层皇亲国戚吞得最多,衮衮诸公酷官狗吏次之。天下苍茫,人若草芥。向小地主动刀吧,杯水车薪;向大贵族动刀吧,欸嘿您又不乐意。王莽改制终究是无望的。

还有什么可说的呢?历史总是这样:少数人的统治阶级作死把人逼急了,逼急了呢要推出个代表来自救,自救呢又不肯老老实实地挨刀子,轻的白刀子不挨,最后只能挨底层人递上来的红刀子。

“损有余,补不足,天之道也。”——老祖宗早就把话说明白了。

2025.05.04

近日读书有感。

【END】

Comments is loading... / 评论区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