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say】从去年年末疫情到春节年初期间写过的碎碎念

"从去年年末疫情到今年春节年初期间写过的碎碎念。原本都放在豆瓣某个冷清组的帖子里,但怕未来丢了,还是收拾一下放到同一处来。"


这些都是从去年年末疫情到今年春节年初期间写过的碎碎念。原本都放在豆瓣某个冷清组的帖子里,但怕未来丢了,还是收拾一下放到同一处来。

【1】

得了新冠,阳了。这倒不慌。靠着睡觉熬过头两天后靠着我强悍的免疫力嗯是把日子熬过去了。正当我习惯了干嗓子与鼻塞,逐渐有了胃口,正拾着如汪曾祺那般对美食的热爱冲着我爹做的的煎鸡翅下筷子时,吧唧一口,坏了。

没味道了。

人活着图个啥,无外乎精神与物质上的追求。我对于精神食粮有如饕餮,无此必不能活;而得益于裴某所述的“天之道也”,物质上我只对吃食有极大追求,只要能让我餐饱——或者说“餐满”,满是“满足”的“满”——住的地方哪怕是公共厕所也行。

于是我就悲伤了起来。

吃不出鸡翅的咸美,有如信教不知耶路撒冷、追连载发现作者断更。一个人如果没有味觉去感受生活,那真的是再可怜不过了。

发现丧失味觉的第一时间我就测试了一下其他的味道,还好,只是丧失了对咸味的感触,对于酸甜等其他感觉只是有点钝化,没有完全感受不到咸味。

于是我又怒而睡上了十二个小时——这是我应对新冠的手段。理论依据是睡眠状态下免疫系统会疯狂工作。

让人丧失了味觉的病毒,还是早点死了为好。

而后今日的我便幸福地接触到了盐放得有点多的蛋炒饭和紫菜汤。咸是真的有点咸,但毕竟是我爹烧的,不太好说啥。

疫情对家里的一个大影响就是:缺少我想要吃的食材。

我特别钟情这三样食材:西红柿、土豆与辣椒。辣椒不用赘述,会吃辣的人都明白它的妙美。而西红柿应该可以说是“魔法蔬菜”,西红柿味拌上许多东西,都会填上几缕鲜味,伴随着舌尖绽出的淡淡酸甜,简直不能太赞。至于土豆,百搭的它怎么烧都好吃,而给它刨皮时独有的那种令人回想起泥土的气味更是令人怀念无比。

我好想吃这三样蔬菜啊。希望再过个两天我就能好了。

【2】

精神恢复得差不多了,但还是不想干活。打开steam斟酌许久,最终决定还是不碰库里的黑深残郁郁游戏了,免得自己被剧情整得欲哭又休,最后又憋出症状来。

但既不想干活又不想浪费时间,也没有心思读书学习。故而在这随便写点东西打发时间。

我想起了学校附近的一家万州烤鱼。

那一家坐落在学校外面大路旁的岔路上,那条路很短,却有个还算唯美的名字:槐花路。大路有四行道加俩非机动车道,但槐花路只有一条双向道。路边都是不同的馆子,故而平常路边都会停满车,咋一看非常拥挤。这条路也很短,大概两百米就出头了。至今我都觉得它有点弄的味道,故而私下里自己称之为“槐花弄”。

万州烤鱼,似乎我们在外边的店吃的应该叫煮烤鱼。通常这样的店里的做法是先烤熟了,然后浸在满是辅料的料底里,而后拿着一个灶炉煨着。说实话这样子吃总觉得没有太多鱼味,基本上都是在吃辅料:藕、土豆、条状年糕、金针菇种种。讨人喜欢的是往往店家会往上面洒大把香菜——可惜我室友不会吃香菜,他真可怜。

有说法是,这样的煮烤鱼不是正宗的万州烤鱼,亦不是据说是万州烤鱼起源的巫溪烤鱼。可惜重庆离我太远了,否则我必定要亲自去体验一趟。希望有生之年能到万州吃一次正宗的万州烤鱼吧。

不过我们宿舍到这家万州烤鱼吃饭,冲的不是万州烤鱼,而是店家做的鸡公煲。

店家做得贼好吃。汤底鲜辣,色陈香美。每回我们宿舍去那吃,必抢着鸡公煲干大几碗米饭。我对它亦是念念不忘,一个人在暑假留校期间特地去那边看了看价格,最后念念不忘地走了——穷学生是这样,几个兄弟一起搓承担得起,但一个人就不行了。可惜下半年我们去得少。再度想起来它的时候,得到的消息是:“万州烤鱼关门转让了。”

唉。

【3】

要2023年了。

这一年不知道怎么说,应该是我过得最痛苦的一年。

学校不装了,专业里新塞了一堆我不喜欢且大都无用的专业课。我的天呐,都2022年了,还有人用VB?我至今都不知“管理信息系统”这门课与地理信息科学有什么沾边的。理论上泛泛而谈,屁用没有;实践上与现实严重严重严重超级严重脱轨,桌面端真要用也应该是VB的后继者.net。每当我不得不去上这门课的时候,都觉得有人拿着一把刀温柔地架在我的脖子上,细细地割梭着我的喉管,血珠顺着刀管滴滴落下,啪嗒啪嗒。

冰冷的现实里,似乎大家都很喜欢浪费彼此的时间在种种形式上。我们总喜欢把事情看作恒等的“投入——产出”关系,只要投入得更多,便一定能产出得更多。如此观念袭久,所有人都骗过了自己。最后在一张张纸面上的辉煌彼此相拥狂呼:“天道酬勤!努力绝对会有收获!”

天道酬勤自然我是信的。只是,什么是真勤,什么是假勤?

这一点我也迷惘。

真要让我选择,我选择午饭去集贤食堂二楼点酸汤锅,往火煨着的酸汤锅狠狠加上大把切碎了的细香菜,最后干上一大碗米饭。

这一年里,我有很多次兴起了自杀的念头。我想喝酒,但肝不许;我想睡觉,而又无眠;我想流泪,却忘了哭的感觉,怎么也哭不出来。

在我情绪最终崩溃的一次,我做出了个决定:翘课一天,骑公共自行车横跨杭州城区。

这一趟旅行应该是我一生都不会忘却的回忆。那天我从早骑到晚,大概骑了七八十公里,踩着那种红皮的普通公共自行车,从临安骑到下沙,只能说畅快淋漓。如果不是最后车被人偷了,赔了公共自行车公司六十元,也许会是一段无憾无缺的完美记忆。

【4】

沉迷了3日黑魂2。目前通关了密港,来到了遗忘囚笼的正门口;茫然森林刚到,准备明天去打蝎子女。

黑魂2一向被开除魂籍,事实上,在我没把适应力点上去前游戏体验也确实糟糕——漫长的僵直与后摇使得和怪物肉搏时,任何一步错误的决策便意味着高惩罚。因此魂2是我难得在打的时候花费了大量时间去刷魂把适应力点上来的魂系游戏,像老头环、魂3与只狼我从未有过这样的行为。

但魂2的机制的魅力就在于它身上有许多其他魂系游戏都没有的要素。我在这里点名表扬滴石,滴石的存在使得这一作可以靠补给推进,玩近战几乎可以无限续航。而与之相比魂3与老头环更像是传统的箱庭——补给元素瓶的限制使得一个箱子探索完的时候,基本上补给也差不多耗完了,必需前往下一个篝火补充。

玩进去后,魂2是真的上头。

如果不是这一作法师砍得太狠,让我没得像魂3那般有玩线性规划(恰当地说,线性平推)的快乐外,我能给它打更高的分。

虽然当初因为低适应力和糟糕的弹反手感使得我在咒缚者那卡死了十来次气得我轻轻砸了好几次鼠标,但不妨我对它有个高评价。

【5】

时间总是那么快,恍惚间又是十几天过去了。回头看看,发现自己又没来这里写碎碎念了。

过去的十几天也不能说是一事无成。至少每周会有一篇乱七八糟的文章产出。上周是一篇技术Blog,讲移动端适配的;上上周则是自己的年终游戏总结,很高兴有许多人接受了我的安利。总算把我不喜欢写的大作业潦草完成了,很是潦草,完成度离理想中的形态至少差个40%,不过也无所谓了。

有人说只有坚持创作,你才能尽量避免自己不囿于狭隘的品味之中。斯言是矣。要创作,要写点自己的东西,总是不可避免地在去动脑子去构思,把那些如流云般的缥缈想法轻轻捞下,细细地编织成字句落在纸上。这一过程总是会不断迫使你去打破一种常规——一种思维定势——否则写出来的东西乏善可陈,自己看了郁郁生厌,简直是在自己欺骗自己。

这样子的做法将让你不自觉地接触到其他人的尺度。你会去欣赏一些风格迥异的创作作品,而不会固步自封,陷入愚昧。因为唯有自己亲身创作,方能体会到创作之不易,从而与其他创作者感同身受。

或许共情便是人最宝贵的财富吧——共情维系着人与人之间感性的联系。如果大家总是愿意温柔一点,去体谅彼此,或许世界不会那么糟糕。

【6】

海明威的作品之中有一句:“这个世界如此美好,值得为之奋战。”

要我说世界真的糟糕透了,只是世上尚存着许许多多美好的东西,使得它看起来不那么糟糕罢了。

这个世界上的有些东西如此美好,值得我为之奋战。

【7】

突然收到一个人的消息,忽地就笑了起来。

有些人事物哪怕已经过去了很久依然还是带着令人怀念的、让人觉得温暖的味道。

秒回了一个“新年快乐~”补了个表情包后,一时间还想像以前那样多说点什么,但犹豫了一会儿,最后还是慢慢删掉了。

希望我所祝福过的人都能永远幸福下去。

今夜应该能好梦。

【8】

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人与其他人之间的联系,也许关键总是在那个能够将其他人联系起来的人。

今日重温聊斋,里面有《酒友》一篇。里面大概讲的是一个叫车生的酒鬼,一次大醉醒来,发现有只狐狸也喝醉了,和他躺在一起。他乐呵呵地给它盖上被子,之后在它醒来后两人结成了酒友。在狐狸的帮助下,他家渐渐富裕起来。两人做了一辈子的酒友,“日稔密,呼生妻以嫂,视子犹子焉”。然而在车生死后,便是“后生卒,狐遂不复来”。

与有些人为友是因为真的喜欢他们,与这些人的朋友再认识,很多时候是爱屋及乌。

想来也是如此,有很多时候一帮人能玩在一起,那个将众人联系在一起的那位才是无比重要的。如果那人不在了,总是会少了些什么。

人生得几知交足矣。有人相伴,便很不错了。

【END】

Comments is loading... / 评论区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