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say】终极精简版:SlayThePrincess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如果你不理解 Slay The Princess 的故事,那么这篇文章将会帮助你理解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故事起源于一个执念;故事运动于“一体两面”的矛盾之中。

本文同样发表在豆瓣上:精简版:SlayThePrincess到底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 全是剧透

. 目录

  1. 故事与世界的起源 Origin
  2. 故事的主干与结构 Structure And Main Body Of The Story
  3. 故事中的象征 Symbolism
  4. 这是一个关于爱的故事,爱在何处? Where is the 'love' of this story?
  5. 一些个人的碎碎念
  6. 更新日志

0. 故事与世界的起源

我们故事发生的舞台,起源于现实世界中的一个作家,在他寿命已尽的时日里,他对于死亡的恐惧与日俱增。于是,在他濒死之际,他幻想出了这么一个故事——

1-WhatAuthorTrulyBe
1-WhatAuthorTrulyBe
旁白阐述它的生前事

在这个故事中,“变化”这个概念被放逐到了现实世界之外,因此现实世界不再有“变化”,一切成为了“永恒”,自然不会有死亡,不会有遗忘。

为了永远困住“变化”,作家将“变化”这个概念被分为“动”与“静”两个部分,因为连续的“静止”构成了“运动”。没有静止,则没有运动;没有运动,也便没有了变化本身

而游戏故事则主要发生在困住“变化”的这个世界里,困住“概念”意味着这个世界同样是“概念”的世界,或者说,这个世界是“唯心”的。

你可以理解为,唯心的世界里,“概念”的存在便等同于“神”。因此,作为概念的“变化”在我们的故事里便成为了概念神的存在。而概念神“变化”的一体两面化作了游戏中的两个神:

  • 长终之寂 (The Long Quiet),它代表“变化”中静的一面;
  • 变幻之丘 (The Shifting Mound ,其实我想把它翻译成“流动之丘”),它代表“变化”中动的一面。两者的矛盾运动构成了“变化”,两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

设定上,代表“静”的 The Long Quiet 和代表“动”的 The Shifting Mound 在故事开头都陷入了沉睡,力量薄弱,不知道自己是谁。如果想要让祂们醒来,或者说,如果想要“变化”这一概念复苏,那么需要“静”与“动”不断发生交互(矛盾论,懂得都懂),而这样的交互过程也会让“静”与“动”的力量逐渐复苏,嗯,矛盾运动是活力的源泉,非常辩证法。

然而,“封锁住变化”这一命题本身包含着“静止”的意味,因此,即便作家能设定两者都陷入了沉睡,力量都很薄弱,但是他无法定死二者彻底消亡,因为这个命题本身便包括了“静止”的概念,你不能用“静止”的概念去否认“静止”的存在。而“静”又同时包含着“动”的意味,因此“变化”终将因为“静”和“动”的反复摩擦逐渐被重新构成,这个封锁住变化的故事世界存在着自它诞生时便无法修补的裂缝 (这点可见 The Wild章节的结尾)——我无意于陷入无趣的哲学思辨,这一段话仅是我给出的一段理论解释,您可以径直认为故事设定如此。

因此,为了彻底困住“变化”,作家想出了一个方法:让“静止”去否认“运动”的存在,如此,“静止”就能真的静止在原地,“静止”和“运动”的交互将不再产生,他所在的世界将摆脱一切变化,所有人都将成为永恒。这便是GoodEnding的本质

不过讽刺的是,在作家所在的世界里,他已经死了,即使他所在的世界成为了永恒,但这一切也与他无关——虽然某种意义上也说明了他的伟大。尽管这是以牺牲他人为代价的一场妄想——你懂的,这只是一个故事,很遗憾。

以上落实到游戏里,也便具象化为了:作家 (The Narrator) 敦促玩家(代表The Long Quiet)去杀死公主 (The Shifting Mound)。 以上便是故事及故事世界的起源全部。

3-WhatTheTransformation
3-WhatTheTransformation
玩家所代表的The Long Quiet和公主所代表的The Shifting Mound的诞生

而后由于作家已经死了,因此他留下的只是一个回声,或者说执念。这也是为什么在游戏的多个故事章节以及最终与Narrator的对话里,多次提到了回声:

4-Echo.jpg
4-Echo.jpg

5-Pricess'sJudgeOfEcho.jpg
5-Pricess'sJudgeOfEcho.jpg
变化之丘对作家的不屑评价:一个被对死亡的恐惧而欺骗了的人)

2-WhyHeAuthor.png
2-WhyHeAuthor.png
当Narrator死时,跳出的成就“作家之死”是我认为Narrator在游戏中的现实世界的身份是作家的原因

1.故事的主干与结构

首先让我们总结一下上面一节的内容。总结来讲,游戏中的三方是:

  1. Narrator,旁白,创造这个故事或者说创造这个世界的作者死前留下的一个执念。它的目的是驱使玩家杀死公主,并且保持玩家存活,以阻止 “变化” 重新融为一体回到他的世界。
  2. The Long Quiet,长终之寂,它是玩家操作的主体,是 “变化” 这一概念中静的部分。但是和 The Shifting Mound一样,它也依然沉睡着,不知道自己的身份。
  3. Princess,她本身是The Shifting Mound的一个部分,你可以理解为她是类似于变化之丘的意念分支的存在。The Shifting Mound代表“变化”这一概念中动的部分。The Shifting Mound需要她感知现实世界的不同部分,从而令自己重新动起来,也就是不断补完自己。她的目的是打破封锁住“变化”的这个世界。

因而,上述的一切落实到游戏中,便形成了这么一条主线:尚处于沉睡状态、不知自己身份的 The Long Quiet (玩家)忽然醒来,创造这个世界的作者留下的执念 The Narrator 拼命怂恿玩家去径直杀死公主(让“静止”去否认“运动”),不与公主发生太多互动,并且保证玩家永恒地待在原处存活下去(让“静止”永远“静止”)。如果玩家听从 The Narrator 的话,那么走向 TheGoodEnding ,The Narrator 的计划成功;如果玩家不听从 The Narrator 的话,那么和公主的互动会不断地补完玩家与公主(动与静的矛盾运动不断产生新的动力,哺育双方),从而补完“变化”的概念,The Long Quiet (玩家)和 The Shifting Mound (公主)逐渐苏醒。

“变化”作为一种概念,需要用到具体的意象去诠释。变化的苏醒需要一个个具体的意象去完善对于“变化”这一概念的诠释。落实到游戏里,便是公主形象的一次塑造完成(即公主固定到某个具体的形象,如少女Damsel、原初Wild、囚犯Prisoner等),然后作为容器 (vessel) 被 The Shifting Mound 回收。而在容器不断回收的过程中, The Long Quiet 和 The Shifting Mound 不断补完自己、逐渐苏醒,最终走向结局。

在这里需要补充的一点是,前面已经提到,这是“概念”的世界,世界是唯心的。所以说,每一次收集容器的过程并不是时间回溯,而只是身为“概念”神的一面的 The Long Quiet 的一念构筑出的新的世界。用一个形象的说法形容便是“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所以说,整个故事的结构便是:所有人回到林间小道与小屋的舞台上,通过公主与玩家的互动塑造出补完“变化”的容器——容器回收,重新用意念构筑出新的世界——回到林间小道与小屋的舞台上,构造出“变化”的容器,重复这一过程直到 The Long Quiet 和 The Shifting Mound 彻底苏醒。

2. 故事中的不少象征(更新中)

让我们仔细思考一下,容易发现SlayThePrincess中的一些有趣的象征部分:

  • “变化”,当我们描述这个概念时,总会用上一些具体的意象。如同树叶从萌芽到随秋风落下、某条河流从枯涸到滔滔东流。一个概念是需要具体的意象去填充的。因而在游戏里,代表运动的 The Shifting Mound 需要不同的意象(或者说,能够感知到世界的不同方面)去补完“变化”的概念。而这一切都是需要代表“静止”的 The Long Quiet 去做的。这也是为什么玩家 (嗯,之后我就不复述玩家代表 The Long Quiet了)的不同举措会引发公主的不同变化,因为一连串的静止构成运动,两者对立而统一;这也是为什么 The Shifting Mound 需要玩家去收集不同的容器,因为它代表一个概念不同方面的意象。

  • 故事的主体舞台,那间小屋,本质上同时象征着困住 The Long Quiet 与 The Shifting Mound 的这个世界。离开小屋意味着离开这个世界。

  • 脑海中不断分裂的声音,可以说是象征着世界的不同方面。虽然我个人觉得他主要是象征着游玩这个游戏的玩家 XD

  • 结局中,如果你选择一直斗争到底,你进入The Shifting Mound的内心世界依然是那座小屋。我个人其实觉得那走入的是你们彼此的内心,因为你们本来不分彼此。你们都困在那座小屋里,等待着故事的结局。

3. 这是一个关于爱的故事,爱在何处?

故事总共有四个结局(不包括 everyone hates you和contradiction带来的StrageEnding),都可以说是关于爱的:

  1. 放弃和 The Shifting Mound 的斗争,携手融合。你接纳了你(你们本就是一体两面的存在),归回本我,自然是关于“自爱”的结局。
  2. 坚持和 The Shifting Mound 斗争,在内心世界的小屋里杀死对方,放逐自己。很好,你拯救了那个永恒的世界,所有人都是永恒不死的,这是为了所有人的“大爱”结局。
  3. 坚持和 The Shifting Mound 斗争,在内心世界的小屋里选择杀死自己,让你们重新来过。依然是“大爱”结局,因为故事里的现实世界将在无限重来的故事中一直保持永恒,依然是“大爱”结局。
    6-EndingILove.png
    6-EndingILove.png
    这也是在美感上给予我最大冲击的结局,当时打完真的想落泪。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4. 坚持和 The Shifting Mound 斗争,在内心世界的小屋里选择与她携手,一同走出那间小屋。虽然我个人倾向于它和融合结局是一样的,应该是“自爱”结局,但我也愿意相信这是一个纯粹关于你与她的纯爱结局。嗯,Romantic Love Story。

4. 一些个人碎碎念

啊啊啊啊我真的好喜欢这个故事好想跟全世界疯狂安利 Slay The Princess :(( 我现在在为它写一篇剧情介绍,但是我这人的风格是啰嗦冗长的,因此扒拉了一万字还没写完。删删改改了好几天写得有点累了,为了防止我最终放弃一事无成,因而有了这篇终极精简版 :)) 希望我能把它写完吧。

这篇文字在可能在后续会有所修改。等我写完那篇安利长文再说吧。

5.更新日志

2023-11-1 增加了目录与“故事的主干与结构”一节,将原本部分内容合并到该节中。针对原先发布在Steam上的版本进行了大量修改。

【END】

Comments is loading... / 评论区正在加载中...